【門診輪候】醫管局實施分流制度 將轉介內科及骨科病人至社區醫生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1/07/30 23:08

分享:

分享:

醫管局總行政經理(質素及標準)劉家獻。(經濟日報資料圖片)

根據醫管局最新資料顯示,截至今年6月30日,多個專科門診穩定新症輪候時間進一步惡化,九龍中聯網耳鼻喉科及九龍東內科,穩定新症的輪候時間冠絕所有聯網和專科數字,最長分別達到154周及151周,即約3年。醫管局於今(30日)表示,為縮短門診輪候時間,當局去年在3個聯網設耳鼻喉專科綜合診所,分別為港島西、九龍西及新界東,今年將在港島東及九龍東設立,目標下年前可在7個聯網完成。

醫管局總行政經理(質素及標準)劉家獻表示,將於今年第三季起,分階段推出內科及骨科「共同醫治」模式,轉介病情穩定的病人至社區基層醫療醫生。合資格病人包括糖尿病、高血壓及高血脂患者等,他們可以普通科門診價錢向基層醫療醫生求診,每年享有10次覆診名額。

醫管局總行政經理(質素及標準)劉家獻稱,本季更新的輪候時間大致與上次相差不遠,部份專科有改善,包括新界西內科、港島東及九龍中耳鼻喉科等。不過,港島西、九龍東及新界西精神科穩定新症輪候時間均明顯上升,其中港島西聯網暴升24周,輪候時間中位數長達50周。而新界東和新界西的眼科穩定新症輪候時間亦增加逾10周,中位數分別達47周和31周。

劉家獻解釋,醫管局在疫情爆發期間調整部份服務,亦有病人「甩底」無如期看症;近日疫情漸受控,不少病人預約新期,導致輪候時間有所增長。他又稱,不同聯網輪候時間受人口、年齡分布,以及醫生離職情況等因素影響,強調病人可自由選擇到任何聯網看症。

醫管局補充,會適時檢視這些措施的成效以進一步改善專科門診的輪候時間。此外,醫管局亦會繼續透過週年計劃,調撥資源至各主要專科,以提升專科門診診所的服務量。
 
過去一年來,醫管局在新冠疫情下,曾因應不同階段的疫情發展,調整非緊急及非必要醫療服務,包括部分專科門診服務,以集中人手照顧最緊急的病人以及處理疫情。自今年2月中起,公立醫院在疫情紓緩下已陸續恢復部分非緊急服務。目前,醫管局門診服務已大致恢復至2019年(即疫情前)的同期水平。

一文看清不同疫苗獎賞及優惠:https://bit.ly/3vw84v0

緊貼東京奧運及港隊消息,即看奧運專頁:https://bit.ly/3inwDGa

HKET TV健康台由專家拆解食物安全及都市疾病,即看:https://bit.ly/3cNFwr7

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/出現地點,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:https://bit.ly/2JdOaiS

記者:洪芷晴